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
彭博專欄/職場性別歧視 不利安倍救經濟

彭博專欄/職場性別歧視 不利安倍救經濟
沒有人比日本女性更需要「挺身而出」。12年前我曾在東京與桑柏格有過一席談話,遠在她成為臉書(Facebook)營運長和出版「挺身而出:女性、工作與領導意志」(Lean In:Women, Work, and the Will to Lead,暫譯)這本書前。
我們正在聆聽她當時的頂頭上司美國財長桑默斯演講,主題是日本經濟需要的結構改革,巨大的會場中沒有任何日本婦女,是當天全由男性主導的活動之一。桑柏格半開玩笑的說:「這個國家真的有女性存在吧?」
十多年過去,日本領袖已明白兩個相互纏繞的問題:缺乏女性投入職場,是加速經濟成長的一大結構性障礙。日本社會普遍存在的性別偏見,加深了通貨緊縮、傷害競爭力也加速人口結構惡化的趨勢,讓日本的債務問題日趨危殆。
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在被稱為「安倍經濟學」的復興計畫中宣稱,利用日本1.26億人口中另一半屬於女性的力量,是振興經濟的關鍵要素。但安倍的論調卻很薄弱,反而可能讓日本女性更難在職場中施展身手。如同其他意圖使日本恢復強健的重要結構性變革,安倍必須採取更大膽的行動。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(WEF)的性別平等排名,日本在135個國家中名列第101,甚至落後亞塞拜然、印尼和中國。日經225指數的成份企業,沒有一家由女性掌管,參與政治的女性更是微乎其微,而且兩性薪資差距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(OECD)會員國平均的兩倍。
數據能有力的解釋為何日本須設法使女性投入職場。高盛日本首席股票策略師松井說,如果日本女性就業率能達到男性就業率的水準(約80%),國內生產毛額(GDP)將因而墊高15%。
安倍的出發點是財政需要,而非社會正義。隨著社會高齡化,日本的勞動力逐日縮減,生育率也持續下滑。若不是在公共債務高達經濟規模兩倍以上的情況下,政府或許還能控制局勢。從政治的角度來說,增加國內女性員工也比引進外勞更容易接受。
但安倍的說詞與行動不成正比。他提議延長育嬰假、擴增托兒服務設施,要求企業聘雇女性董事。但這些措施僅落於表面,反而強化了女性扮演的社會角色的刻板印象。
安倍敦促企業延長育嬰假的說法是,孩童應在母親的看護下成長到三歲。換句話說就是育兒是女性的職責。
安倍政府應開始落實1986年通過的平等就業機會法,提升就業市場的多元化,向配合的企業實施稅賦優惠。更彈性的工時有助於鼓勵女性進入職場,育兒補貼或免費托育服務也是。
安倍也應考慮設定企業女性主管的人數。據麥肯錫(McKinsey)去年的調查,日經225指數中僅30家企業有女性董事,東證指數的1,600多家成分企業中也只有130家。
現在應是日本全國展開對話並果決行動的時刻。不只女性應起身尋求平等,日本男性也必須挺身而出。在上下層級分明的社會裡,這種改變需要來自政治和企業領袖的推力。
(作者William Pesek是彭博專欄作家/編譯劉利貞)
【2013/05/28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彭博專欄/職場性別歧視 不利安倍救經濟 | 國際財經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2/7925836.shtml#ixzz2UbmeZQvM
Power By udn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