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

梅爾策專欄/重振歐元 浮動政策才是王道

梅爾策專欄/重振歐元 浮動政策才是王道
法國總統歐蘭德最近訪問希臘,宣稱歐洲衰退已經結束,並敦促法國企業赴希臘投資。這可不是什麼好建議。法國生產成本很高,但希臘成本更高。儘管希臘(義大利和西班牙也是)實質GDP自2007年以來大幅衰減,但調整才沒結束。其實,放眼歐洲,很難有人苟同歐蘭德的說法。義大利最近大選之前,因有歐洲央行擔保歐元區成員國主權債務、擴大資產負債表並降低利率的政策激勵,金融市場一度浮現樂觀跡象。利率下降,債券投資人因而得利。但負債累累的南歐國家失業仍節節上升,生產力持續落後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。
落後的原因不單是需求低與債務高。德國和負債沉重的南歐國家之間單位勞動成本(生產力調整後的實質薪資)差距甚大。危機爆發時,希臘生產成本比德國高約三成,因此希臘出口很少,進口甚多。其他重債國生產成本也比德國高20%至25%。
這些負債國經濟成長不會復甦,除非生產成本下降。若非生產力實質恆久提升,就是實質薪資要降,或者還得雙管齊下。儘管已有若干調整,但變化大多不是永久性的。撙節政策僅減少受雇勞工的人數,尤其是技能和生產力均低者。但由此得到有限的生產力成長,並非永久性的變化,因此,已公布的單位勞動成本下降,大半只是暫時的。
事實上,主要的成本差異仍在。在希臘,民營事業被迫調整,但政府未能履行減低公家飯碗的承諾。如此會拖延政府過度支出的情況,也不可能持續達成減赤目標。大砍公營事業薪資確能壓低基本赤字,但堅不裁員會降低生產力,推升成本,也拖延調整。
在義大利,前總理蒙提實施若干改革,但仍支持工會和企業獨占經營。而義大利國會又拒絕蒙提所提諸多削減政府支出的法案。勞力市場和許多產品市場仍然封閉,但提高競爭、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生產力已迫在眉睫。
歷經五年經濟成長放緩,失業上升,其他負債國也可能像義大利(法國從前也是如此),反對擴大減支、增稅和進一步痛苦的解禁開放。但歐洲實有必要找到更有效的政策來壓低生產成本至德國的水準。
大家都明白,貨幣聯盟需要能落實的財政和金融規範。但這些規範未曾採納。
實施歐元之前,各國可藉匯率貶值或升值來調整失調的生產成本。財政撙節其實是拙劣的替代手段,成效若有也很緩慢,因為民選政府往往不願履行承諾,可能也認為不必受限於前任政府的政策(特別是新政府上台歸功於選民抗拒緊縮多年卻不見成效的政策)。
多年來,我一再建議採取一套結合成長和財政紀律的政策。讓所有負債沉重的南歐國家納入一個弱歐元區,可隨歐元浮動,當弱歐元區負債國把生產成本降低20%至25%,只要接受歐盟執委會所同意的財政改革,就可以重新加入歐元。畢竟,固定匯率或共同貨幣,都需要財政獨立受限制。
義大利大選道出一個訊息:歷經五年生活水平下滑,選民仍反對擴大不見成長的撙節和節約。重振健全的歐元,需要有一套政策能活絡成長、節制政府支出並改革管制極深的勞力和產品市場。
(作者Allan H. Meltzer是卡內基梅隆大學泰珀商學院政治經濟學教授、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)
【2013/04/24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梅爾策專欄/重振歐元 浮動政策才是王道 | 國際財經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2/7851659.shtml#ixzz2ROf4HK2K
Power By udn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